【输出】愿你我都有不怕被讨厌的勇气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redpaperfan Author redpaperfan
最近读完了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一书,可谓是醍醐灌顶,不得不感叹哲学的奇妙。虽然书中的观点我不是完全同意,但是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学习了另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。
接下来我会和大家分享在这本书中,我觉得非常有价值的一些内容。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,可以去阅读这本书,相信你也能够有所收获。
1. 原因论和目的论
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:过去有没有影响现在?或者换句话说:现在是不是由过去所决定的?
相信大多数人的直觉会认为:现在是由过去决定的,就算不是完全决定的,但或多或少现在是被过去所影响的。
这就是书中提到的弗洛伊德的原因论。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,他的原因论认为: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,而过去无法改变。
书中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:如果过去决定一切,而过去又无法改变,那么也就说明现在无法改变。
导致的结果就是会让活在今天的我们对现在束手无策,很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、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者悲观主义之中。
而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:过去的经历不会影响现在,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才会影响现在。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,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。
书中用心理创伤举例:如果一个人幼年时受到父母虐待,现在长大后变得不敢出门。即使他很想改变,但只要踏出房门,就变得心悸不已、手脚发抖。
从原因论的角度来看,因为他幼年受到父母虐待,导致他害怕和别人交往,所以才会闭门不出。
但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,他的潜在目的就是“不想出门”,所以才会制造出不安情绪。因为不出门可以让父母担心,由此得到父母的关注。
在这个例子中,他在过去的经历中,发现了“只要闭门不出就能得到父母关注”这个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,这就是他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。
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,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。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,而是由自己选择的,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。
同样地,为什么我们即使对现状不满,也不会去改变,其实也可以用目的论来进行解释。
因为我们已经适应当前的生活,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轻车熟路地处理现在的事情。即使遇到状况,也能想办法应付过去。
但如果决心改变,选择新的生活方式。就意味着既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,也不知道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。未来难以预测,生活就会充满不安,也可能会有更加痛苦、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待着自己。
即使我们对现状不满,但潜意识里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、更能安心。这个就是自己潜在的根本目的。
要想改变现在,就要找出自己真正的潜在目的,然后去改变它,也需要面对未知的勇气。
2.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
阿德勒认为,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。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,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他人只有自己,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。
在人际关系中,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自卑情结。虽然两者看起来很像,但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。
比如一个人学历不高,如果他认为自己学历低,所以要加倍努力。这是一种自卑感,但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。
反之,如果他认为自己之所以不成功,是因为自己学历低。这就是一种自卑情结。学历低只是害怕失败的一个借口而已。
优越情结本质上也是一种自卑情结。真正的自信不会带来自大。因为感到强烈的自卑,所以才会骄傲自大,担心如果不这么做的话,就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。
自卑感和自卑情结,也是阿德勒的目的论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的很好的一个论证,同样一件事,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,造就了完全相反的人生态度。
在人际关系中,如果处处想着与他人竞争,那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。因为意识到竞争,那么势必会产生自卑感,自卑情结或者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。
结果就是会把他人当做敌人,不敢相信他人,也不愿和他人合作。
但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和任何人竞争,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。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和别人的比较,而是来自和“理想的自己”的比较。
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,性别、年龄、知识、经验、外貌,没有完全一样的人。我们应该积极地看自己和他人的差异:虽然不同,但是平等。
过度拘泥于胜负,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:因为不想失败,所以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,结果就有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。
承认错误、赔礼道歉、退出权利之争,这些都不是失败。就像前面所说的,追求优越性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。
如果能够换个角度,把他人都看成是自己的伙伴,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。不会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,也不用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。人际关系所带来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。
3. 课题分离
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。因为我们在意别人的评价,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。阿德勒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: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、在意别人的评价,那么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。
自己想活成什么样,想过怎样的生活,这是自己的课题。而别人如何看待我们,这是他们的课题。
因为我们还不会课题分离,所以常常把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。而我们要分离出自己的课题,然后做好自己的课题即可。至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,那是他们的课题,自己完全不需要去在意。
如果在我面前,有“被所有人喜欢”和“被所有人讨厌”这两种选择,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。比起别人如何看待自己,我们更应该关心自己过得如何。
不在意别人的看法,不害怕被人讨厌,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,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。有了不怕被讨厌的勇气,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,才有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做好课题分离,也就不害怕人际关系的烦恼。有了不怕被讨厌的勇气,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。
但有了不怕被讨厌的勇气,不是为了故意让他人讨厌。做好课题分离,也不是为了疏远他人,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。
这种人际关系不是真正的“联系”,而是“缠绕”。想要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,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。太过亲密就无法对话,但是距离太远也不行。
课题分离如何带来良好的关系,需要提到“横向关系”这个概念。书中用亲子关系举例,良好的亲子关系,既不需要批评,也不要表扬。
表扬这种行为含有“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”这方面的特点。有的母亲会赞美帮忙准备晚饭的孩子说“你真了不起”。但是,如果是丈夫做了同样的事情则一般不会表扬说“你真了不起”。
也就是说,用“你真了不起”“做得很好”或者“真能干”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——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。
表扬他人的潜在目的就在于“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”,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。如果孩子以获得表扬为目的,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。
4. 共同体
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,比如小组、学校、公司,甚至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共同体。事实上,只要有两个人存在,就会产生社会、产生共同体。
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出口的时候,首先应该考虑的是“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”这一原则。也就是从更大共同体的角度考虑现在的情况。
在学校中,教师的权力和权威只适用于学校这个小的共同体。如果按照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,学生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。如果教师向学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,那就可以正面拒绝。
同样,在公司中,我们可能不敢在开会的过程中举手发言,总会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别人笑话之类的问题,这本质上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所带来的烦恼。
我们在做好课题分离的同时,也就是要不要举手发言是自己的课题,别人会不会笑话我是别人的课题。
也要站在更大的共同体这个角度看待当下的问题,从更大共同体来看,我们和同事以及上级领导都是平等的人,都有提出自己建议的权利。所以勇敢地举手,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建议。这对公司这个共同体来说可能也是一件好事。
在共同体中,不要用“行为”标准而是用“存在”标准去看待他人,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,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达喜悦和感谢。
换句话说,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。比如一个人的母亲病危,尽管母亲什么都做不了,但仅仅她活着这件事本身,就可以支撑家庭,发挥巨大的作用。
又比如,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、运动样样满分,然后上好大学、进大公司。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,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。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。这正是“评价”的想法。
不要这样,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,就把他看作他自己,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,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,而是从零起点出发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就能够对“存在”本身表示感谢了。
对待别人如此,对待自己也一样。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。注意,不是肯定自己,而是接纳自己。
这两者有明显差异。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“我能行”或者“我很强”,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,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。
而另一方面,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“做不到的自己”,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,不对自己撒谎。
5.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,假如人生的目标是为了到达山顶,那么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“路上”。也就是说,“真正的人生”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。那之前的人生,是临时的人生吗?
又假如没有到达山顶的话,那这种人生又算是什么呢?难道就算是没有活过吗?
不是这样的,人生是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,过去的已经过去,未来也只是自己的一种假设,我们真正拥有的,就是现在。
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。此时,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,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的最里边。但是,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,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。
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。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,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;不,是感觉能够看得到。但是,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“此时此刻”,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。
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“此时此刻”。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,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“此时此刻”,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。
人生是连续的刹那,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。关注过去或未来只是为自己寻找免罪符。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“此时此刻”没有任何关系,未来会如何也不是“此时此刻”要考虑的问题。
认真过好“此时此刻”,这本身就是跳舞。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。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。
人生很简单,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。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,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。
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,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。即使生命终结于“此时此刻”,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。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,全都是完结的、幸福的人生。
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“此时此刻”。纠结过去、关注未来,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,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。你之前就一直忽略“此时此刻”,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。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。
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,所以才要谈现在。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,而是“此时此刻”。
6. 如何用 flomo 做笔记
自从今年决定写公众号以来,就一直使用 flomo 作为收集想法和素材、发散思维以及进行联想的一个工具。flomo 已经辅助我完成多篇公众号文章,这篇文章也是如此。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一下,我是如何使用 flomo 来帮助我写作的。
flomo 的设计哲学之一,就是让用户无压力的输入。我每天都会把我的想法和灵感记录到 flomo 中,这个步骤中我不会给自己加任何的限制,没有特定的格式、不会考虑分类、也不会在这一步添加标签。只是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记录,毕竟灵感通常转瞬即逝。flomo 这种卡片式的记录方法,能够及时地记录我最原始的想法。
在记录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后,我通常会在晚上先按顺序回顾自己今天的笔记,会简单地调整一下格式便于阅读,然后给笔记打上合适的标签进行分类。flomo 支持多级标签,所以能够通过标签构建一些简单的层级,而又不失灵活性。
然后再使用 flomo 的“随机漫步”功能,随机浏览之前记录的各种笔记,flomo 通过算法自动帮我们提取出笔记中的一些关键词,会发现其实有很多是可以关联起来的。由于有些笔记可能不适合用同一个标签,所以这时我会在笔记之间创建双向链接。以后我看到其中一篇笔记时,就能自然而然地找到另一篇笔记,这两个笔记中的不同想法,也就有了联系。
flomo 支持每日回顾,通过微信服务号进行推送。我每天都会浏览以前记过的笔记,有很多可能自己都已经忘了,但是通过回顾,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,这时我也会使用“批注”功能,在这条笔记下再记录一条自己当下的想法,由此不断充实这几条笔记所记录的内容。
在读《被讨厌的勇气》这本书时,我就发现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和观点都是互相联系、互相补充的。我在 flomo 中创建了“被讨厌的勇气”这个标签,以及“摘录”和“灵感”两个二级标签。每当读到我认为对我有所启发的内容时,我就会简单记录这些内容到“摘录”标签下,然后把我的感想写到“灵感”标签下,如果有“摘录”和“灵感”对应的笔记,我会再用双向链接将他们关联起来。
有时候读到一些十分能启发我的内容,我通常会意犹未尽,然后越想越多。比如在走路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想法,然后随时打开 flomo 进行记录,对这些想法不断补充,然后把这些笔记关联起来。最后相当于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了自己的一个拆解、重构,然后还充实了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。
最后,在进行输出——也就是《愿你我都有不怕被讨厌的勇气》这篇文章时,自己再也不是面对空白的编辑器,然后冥思苦想,在当下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。而是早已经有了全文的基本脉络,自己这段时间来的各种想法,也都已经记录下来,甚至能够互相联系、互相补充。
至于最后的写作,我只需要打开 flomo,就能随时提取出自己以前记录的笔记,然后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。可以这么说,flomo 大大提升了输入和输出的效率和体验。
7. 结语
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希望大家读完能够有所感悟。欢迎点个“在看”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可跳转至微信读书阅读本书。